據晉書記載,令狐老人夢見自己走在冰湖之上,忽聞冰裂之聲,竟見冰下有人,赫然驚醒。有解夢人解說“冰上為陽、冰下為陰”,男女配婚之事為“陰陽”;解夢人更預言令孤策將為他人作媒說親,而冰破之時,便是成功之日,自此擔當媒妁之人,是為“冰人”也。歷朝君主為求繁衍人口,將“冰人”納入官別之內,統籌全國婚配,故此“冰人”一業除有私媒外,更有官媒的出現。及至唐代,此制更趨成熟,更在唐高宗永徽三年,撰寫了《唐律疏議》,成為最早的封建婚姻法典。
唐憲宗元和年間,全家福為世家子弟,家福母被媒人錯配給家福父,惜其父不肖,不但將家財敗盡,連家福母的祖業莊園也敗去,令家福母含憾而終。而家福父更要父責子還,將家福入贅連家,家福一怒之下,帶同舅父仔平安逃婚離鄉。家福為了生計當上了私媒,表面為媒金不擇手段,撮合門弟家世不相稱婚姻,實則家福是以其母為鑒,不想有良緣錯配,著眼處在於兩情相悅,即使惹來家長怨憤,引致臭名遠播,要四處走避也樂此不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