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德九年,即公元626年,年僅二十九歲的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,登上了唐朝帝位,年號“貞觀”,史稱唐太宗。他即位不久,北方強大草原民族首領頡利統率二十萬鐵騎兵臨長安城下,大唐江山頓時處於風雨飄搖之中。李世民審時度勢,決定以屈求伸,以退為進,遂忍辱負重,與對手簽訂城下之盟,為朝廷贏得了增強實力,伺機反攻的寶貴時間。經過數年臥薪嘗膽,厲兵未馬,最終擊敗了強大對手頡利,洗雪前恥,實現了大唐一統。戰爭勝利後,李世民趁熱打鐵,大力推行“夷漢一家”的民族和解政策,緩解因長期形成的民族矛盾,開創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新篇章,各草原民族傾心歸附,共同尊奉李世民為“天可汗”。國家承平後,李世民以隋亡為鑒,推行開明的治國方略,選擇了“撫民以靜”、“偃武修文“的和平發展道路,堅定不移地把理政的重點放在發展農桑,安定民生之上,省官並職,整肅貪瀆,虛心納諫,健全法制;擢拔人才,繁榮文化;造就“道不拾遺,夜不閉戶”的良好社會風尚,新生的唐王朝走上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,大唐因此而成為一個四方來賀,八方來朝的強盛國家。著名的“貞觀之治”從此被記錄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,成為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永遠的光榮與驕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