該劇講述了晚清同光年間,鞏縣河洛鎮康家因冤案所致,由“耕讀人家”鼎盛時期的“一門兩進士”跌落到“一門兩喪”的破敗境地。家主康伯儒力挺兒媳週亭蘭重振家業,週亭蘭在洛河邊“河洛倉”對面開起了“康家飯莊”,並向娘家討要了家傳的“豆腐宴“,自此生意興隆。孤兒康悔文長大後,開始了從陝西涇陽到山東臨沂以鹽、糧、棉以及軍需物資為主的貿易。後來康家為了疏濬河運,救助災民,幾乎將家產全部捐給了同盟會,資助民主革命。